资讯新闻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历史考古 >

三国名著里挑刺

时间:2017-12-14 16:32:03

三国名著里挑刺

在《三国志·魏书·华歆传》中,裴松之引用《列异传》中的文字描写了华歆年轻时的奇遇。其中有写:“歆为诸生时,尝宿人门外。主人妇夜产。有顷,两吏诣门,便辟易却,相谓曰:‘公在此。’踌躇良久,一吏曰:‘籍当定,奈何得住?’乃前向歆拜,相将入。出并行,共语曰:‘当与几岁?’一人曰:‘当三岁。’天明,歆去。后欲验其事,至三岁,故往问儿消息,果已死。歆乃自知当为公。”从上面文字可以看出,《列异传》中的华歆在寄宿时即被“两吏”认定为公卿,且“两吏”的眼光经过检验是很准的,这让年少的华歆坚定了自己会位至公卿的信念。

裴松之在引用《列异传》的文字后面有注明:“按《晋阳秋》说魏舒少时寄宿事,亦如之。以为理无二人俱有此事,将由传者不同。今宁信《列异》。”

以上两段说明《列异传》与《晋阳秋》两部著作中都叙述了同样一件奇事,只是两本书中的主人公不同,一个是华歆,一个是魏舒。这也是两个雷同的事件。

频频出现的“正义感贼”

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作中,“贼”是经常出现的,许多文章中也因此出现类似的“正义感贼”故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范传》中记载,张范的儿子张陵和侄子张戬被贼捉走,张范去找贼索要。起初,贼只同意把张陵还给张范。张范就说:“夫人情虽爱其子,然吾怜戬之小,请以陵易之。”张范的意思是说虽然疼爱自己的儿子,但侄子比较小,所以想把侄子带走,把儿子留给他们。这话感动了贼,贼把两个孩子都还给了张范。《后汉书·赵孝传》中说汉朝末年,饥民遍野,人吃人的现象很多。赵孝的弟弟赵礼被贼捉去,即将被吃,赵孝就把自己绑起来见贼,并对贼说:“礼久饿羸瘦,不如孝肥饱。”赵孝的意思是说弟弟饿瘦了,不如自己胖,如果贼吃他还能饱一点儿。贼十分震惊,把兄弟二人都放了。

《三国志·魏书·司马芝传》中记载,司马芝年少时避难遇贼,其他人都舍老弃幼竞相奔走,只有司马芝守护着老母亲,贼把刀架在了他脖子上,司马芝却说:“我母亲老了,恳请你们对她手下留情!”贼这时说:“此孝子也,杀之不义。”于是母子二人幸免于难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牵招传》有写牵招和同学为老师送葬,途中遇贼,其他同学都落荒而逃,只有牵招垂泪请贼不要破坏老师的棺木,“贼义之,乃释而去”。贼也被牵招感动了,没有为难他。

以上两段故事称得上是“正义感贼”系列,事件同样雷同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